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诗文赏析

《望天门山》赏析

发布时间:2013年3月1日 15:46      点击量:396

望天门山
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
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目边来。

【赏析】

万里长江东流入海,滔滔洪流,一路之上,因地势不同,或湍流奔腾,或冲波逆折,或烟波浩渺,江山形胜,不可胜数。今安徽省当涂县天门山一段的长江即其中之一。

天门山在当涂县西南。长江两岸,东有博望山,西有粱山。两山夹江而立,对峙如门,合称天门山,形势非常险要。李白这首七绝,形象地表现了这一险峻、雄壮的景色。

首联两句,是诗人远望天门山和江水的即景描绘。皖南战国时旧属楚国,所以此段长江可以称为“楚江”。第一句“天门中断楚江开”劈空而来,有奇绝倾倒之势,表现了诗人乍望天门惊叹不已的神情。诗人是在江中船上望天门山的。船循江走,起初的航程可能是寻常少变化的,看厌了,腻歪了。可是突然间,雄峙江面的天门山出现了,迥然不同的景色,不禁令诗人惊讶不置。“断”和“开”是山、水之间的相互作用;这一句与其说是即景描绘,不如说想象的成分更大一些。真是造物者开天辟地创造的奇迹呀!诗人的想象,似乎到了宇宙洪荒、浑沌初开的太古时期:天门山原是堵江而立的,汹涌的江水自西而东奔来,以雷霆万钧之力冲撞天门,于是,山“断”水“开”,造成了今日的奇观。“断”字表示江水冲撞之烈,并不是山“让”开了一条路。但是,山也是坚而有力的,它尽管断开一条狭路让江水通过,“碧水东流至此回”,浩荡东征的江水电不得不迂圆曲折,改变流向,回旋了一阵才从天门山断裂之处穿了过去。

这两句,诗人连用“断”“开”“回”三个动词,将山、水的力量,天门山和长江的气势写出来了。三个动词都是习见的普通词汇,并不奇险诡仄,见出诗人造词的非凡造诣。古典诗人用词,讲究旬锻月炼,锻炼的结果往往出现两类截然不同的情况。一类是斧凿痕重,费力吃重,算不得上品。另一类是平顺自然,只是口头语,手边词,不显锻炼痕迹而仍具扛鼎之力,这才是上品。李白的诗就是后一种情况。

三、四句才是诗人结束开天辟地的想象、面对客观现实的即景描绘。三句写山。山本来是静止的,然而诗人不满足于一般的静止描绘,用“相对出”三字写博望山、梁山夹江对峙的动的姿态。仿佛是两座山各自从东西两岸同时相向走过来,走到江边才停住了一般。末句“孤帆一片日边来”是全诗悠然徐缓的一笔。这首诗,句句关“望”,句句关山、水。一句合写山、水,二句写水,“至此回”暗写山,三句写山,又用“两岸”暗写水。惟末句笔锋转变,点缀出老远老远驶来的一片孤舟,与山、水关系不大,似是闲笔。但倘把玩再三,这一句实则不闲。前三句写山、水,诗人着眼点主要在山断水开的一段江面,那场面固然很大,却难以见出江水的浩渺无边,也难以见出天门山雄峙江面的更阔大的背景。点出一片孤帆,那场面就大到诗人目力所能及的范围了。岂止不闲而已;前三句力度一直很强,反映了诗人心情的惊讶、神奇和紧张,末句放松力度,一张一弛,妙趣横生。

李白说自己“一生好入名山游”(《庐山谣》)。他以山水为题材的诗很多。祖国雄壮奇伟的山水,在他许多长篇七言歌行中得到了充分和热烈奔放的反映。同时,李白还是以七绝形式写山水瑰奇壮丽景色的圣手。高山大江,飞瀑巨流,急流万里……,都是他七绝描写的对象。他并不因七绝体制的短小而将山水场面写得局促狭小。这首先源自诗人对火自然、对祖国河山的真挚热爱和诗人博大广阔的胸怀,也与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段分不开。即如《望天门》诗,险绝的天门山,回旋奔流的楚江,乃至整个长江浩荡的气势,都在诗里鲜明地表现出来了,甚至连水的颜色(碧)、山的颜色(青),诗人都好整以暇、从容地点出来了。读这样的壮美的诗,我们也不由得胸襟为之开阔。

“孤帆一片日边来”的“日边”,指什么呢?旧注以“日”指唐帝都,以此句指诗人眷念宫阙的心情,望文生义,不足取。前已说过,诗四句皆切题目的“望”,“孤帆”也在诗人望中,不是诗人自指。“日边”即“天边”,形容极远。以“日”易“天”,是以仄声字代平声字,协调韵律。这首诗一、四句的第五字,按格律要求,必须是仄声字(否则末三字为三平声字,是律绝大忌),第一句的以“楚江”易“长江”,也可以说是协调韵律的需要。近年又有“日边”是西(夕阳)还是东(朝阳)的争论,  即诗人是由东而西逆流而上,还是由西而东顺流而下?李白早年(出蜀后),由江夏沿江东下,必然经过天门山。晚年在皖南一带多有盘桓,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经历都有,难以确指是夕阳还是朝阳。不过,我们从诗中所反映的诗人一片惊叹嗟赏和高昂的情绪看,大致可以判定此诗是诗人早年初经天门山所作,那么,“日边”的“日”,则是东日即朝阳了。